北京瑞日中德轴承有限公司

干式润滑技术在钢轨侧面减磨中的效用

2014-10-10

张学华
(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,南京 210012)
  摘 要:由于地铁列车的频繁碾压而使得部分地段钢轨的侧面磨耗日益加剧,不但造成较大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支出,还严重威胁列车的行车安全。通过对南京地铁1号线钢轨侧面磨耗情况进行实地调查,选择干式润滑方式对新模范马路—南京站上行线侧磨严重地段,进行为期3个月的减磨、减噪涂覆试验。经过对现场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分析比较,认为干式润滑技术能有效减少钢轨侧面磨耗及机车轮缘磨耗,降低车辆经过时的噪声,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,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建议:优化干式润滑剂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,以达Z大经济效益,加强对钢轨磨耗及轮缘磨耗情况的测量统计,以便于后续线路的维修养护。
  关键词:轮轨润滑;钢轨磨耗;干式润滑技术
  南京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以来,由于地铁列车的频繁碾压使得部分地段钢轨的侧面磨耗日益加剧,尤其是曲线半径较小的地段尤为突出,不但造成了较大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的支出,还严重威胁着列车的安全运行。为改变这种现状,南京地铁运营分公司使用“便携式曲线钢轨干式润滑装置”对新模范马路—南京站上行线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干式润滑剂涂覆试验,完成了相关试验项目。试验结论认为,通过使用干式润滑技术,能够达到减磨、减噪、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。
  1 干式润滑技术机理分析
  干式润滑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。之前,轮轨润滑大部分采用的是油脂润滑方式。油脂润滑方式中的润滑剂主要是石墨油脂。石墨具有自动润滑性能,对金属表面的附着力较大,同时易于沿平面滑动;它通过在润滑层接触面上形成表面吸附分子来减轻摩擦,其作用类似于在边界摩擦时添加剂分子的作用。因此,从理论上讲,石墨油脂的润滑效果应该是很好的。但是通过实际应用发现:石墨油脂经高压空气雾化后喷盖到钢轨的侧面磨耗区后,会形成一条石墨油脂带;而石墨油脂易于沿平面滑动,流动性强,经过列车碾压后,石墨油脂会转移到轨顶面,引发粘着系数的改变,造成牵引制动的问题。此外,石墨油脂为易燃品,在有着空间特殊性的地铁线路上易造成消防安全上的隐患,同时还存在对环境的污染。
  干式润滑技术的发展弥补了油脂润滑方式的上述不足。干式润滑方式中的润滑剂是由主成膜物质(为合成树脂、聚合油)、次成膜物质(为固体润滑材料),以及抗压抗磨剂、成膜助剂等合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复合材料。其中选用的油性剂如十二羟基硬脂酸,其极性基团(羟基)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后,生成金属皂,从而隔离摩擦表面,起到润滑减磨效果。由于润滑剂是连续地涂在钢轨侧面上,所以在钢轨侧面形成一层均匀的、连续的干式润滑膜;在列车经过时,合成树脂及聚合油便载着固体润滑材料转移到列车轮缘上,对轮缘进行润滑,从而达到近似“液体摩擦”的减摩、减磨的效果。其润滑机理可看做是一种界面润滑原理,而不是油脂润滑方式的流体润滑原理。
  鉴于上述分析,南京地铁1号线采用干式润滑作为涂覆试验方式。
  2 操作方法简述
  实际操作中,选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涂覆前后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。试验选定了上行线两段曲线进行涂覆,同时在下行线选取了同里程的两端曲线作为空白对照组。对比地段的参数见表1。
  涂覆方法:涂覆选用“便携式曲线钢轨涂覆装置”一套,按照每日涂覆的方式作业。
  观测点:新模范马路—南京站上下行线各取6个观测点,并在钢轨头部外侧做固定标记;每月由专业人员测量一次,测量人员、测量器具固定。
  数据采集:使用曲线观测测量仪及AWA6218B噪声分析仪定期对试验地段的磨耗量及行车噪声数据进行采集,记录成表。
  3 实际效果分析
  通过3个月的涂覆工作,分别对6个观测点的上下行地段钢轨轨头下16mm、10mm、5mm处的钢轨轨头宽度进行测量,从而得出具体磨耗量大小;对同一辆列车经过该地段上下行区域按照20s的间隔采集7组噪声数据,从而得出平均噪声值大小,同时对两组曲线的上股钢轨轮轨作用面进行了对比。整理数据后,得出平均磨耗率的对照(见表2)及平均噪声对照(见表3)。
  通过以上的统计数据可知,经过涂覆后,上行线试验地段的钢轨侧面平均磨耗率比未涂覆区段要低,噪声情况也有改观;说明在新模范马路—南京站上行线曲线钢轨上涂覆干式润滑剂,起到了较为明显的减磨、降噪的效果。
  4 经济效益估算
  4.1 钢轨经济效益
  4.1.1 基本参数
  ·润滑剂减磨效果:延长钢轨寿命42%。
  ·便携式涂覆装置价格:0.5万元(3年使用寿命期)。
  ·润滑剂价格:12.86万元/T。
  ·南京地铁1号线目前曲线总长度:16.381km(单股曲线)。
  ·每年装置操作所需人员费用:4人×3000元/月×12月=14.4万元。
  ·估算曲线钢轨的换轨周期:根据未涂覆月侧
  磨速率0.27mm/月,推算出换轨年限为4.32年;采用干式润滑月侧磨速率0.19mm/月,推算出换轨年限为6.14年。
  ·润滑剂每日的消耗量:0.2kg/km(每三日涂覆一次)。
  ·每公里换轨费用:50万元/km(单股)。
  ·涂覆周期:采取每三日涂覆一次的方式。
  4.1.2 每年涂覆所需的费用
  涂覆所需费用=所用润滑剂费用(涂覆公里数×每公里消耗量×润滑剂价格×涂覆天数)+人工费+装置折旧费=29.945万元/年
  4.1.3 每年节省的换轨费用
  每年节省换轨数量:1.124km/年;
  每年节省费用:56.2万元。
  4.1.4 每年节省费用
  每年节省换轨费用-每年涂覆所需费用=26.255万元。
  4.2 车轮经济效益
  对曲线实施干式润滑后,在曲线钢轨侧面磨耗降低的同时,也会对车辆的轮缘磨耗产生减磨作用。在试验过程中可以看到,在运行车辆的轮缘上附着有干式润滑剂。所附着的干式润滑剂对车轮轮缘有明显的保护作用,可降低其磨耗(见图1)。
  车轮磨损报废并不限于轮缘磨耗,还有车轮踏面磨耗等方面。采用干式润滑技术后,可以保守地估计车轮的平均使用寿命延长20%。由此则可计算出实施干式润滑技术后因车轮减磨而带来的经济效益:
  1)车轮在未实施干式润滑涂覆时,平均使用寿命按5年计算,则每个车轮每年投入的费用为0.22万元(车轮单价为0.9万元/个,人工费为0.2万元/个);
  2)实施干式润滑涂覆后,假设机车车轮的平均使用寿命延长20%,则每个车轮每年投入更换车轮的费用为0.183万元;
  3)实施干式润滑涂覆后,每年每个车轮节省费用为:0.22万元-0.183万元=0.037万元;
  4)一列地铁列车有6节车辆,每节车辆8个车轮,因此每辆车每年节省费用为:0.037万元×6×8=1.776万元;以南京地铁目前20列车计算,每年因车辆轮缘减磨可节约35.52万元。
  4.3 总经济效益
  每年总经济效益=每年钢轨经济效益+每年车轮经济效益=26.255万元+35.52万元=61.775万元。
  5 结语与建议
  采用干式润滑技术进行涂覆后,可以降低曲线钢轨磨耗速率,使轨距更加稳定,降低了养护的工作量,提高了线路的平顺性;同时在涂覆了干式润滑剂后,轮轨接触面积增加,提高了轮轨吻合性,可以减少机车、车辆轮缘磨耗,节约能源动力,降低噪声,节能、环保效果明显。
  为了在后续线路中更好地推广干式润滑方式,针对试验中发现的问题,提出如下建议:
  (1)优化干式润滑剂涂覆装置及涂覆方法,一是要加强对涂覆装置的改进,使涂覆效果更加稳定,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高;二是要改进涂覆方法,以达到Z大的经济效益。
  (2)加强对钢轨磨耗及轮缘磨耗情况的测量统计,主要是建立钢轨侧面磨耗及轮缘磨耗数据库,研究磨耗规律,便于后续线路的维修养护。
  参考文献
  [1]练松良,孙琦,王午生.铁路曲线钢轨磨耗及其减缓措施[M].北京:中国铁道出版社,2000.
  [2]曹恩平.莱伯斯轮缘润滑系统[J].城市轨道交通研究,2007(2):69.
  [3]汪德涛.润滑技术手册[M]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1999.

来源:《城市轨道交通研究》2008年第6期